阅读历史 |

第1601章 至公无私亲(1 / 2)

加入书签

宋景学闻言道了声谢,随即赶忙在秦老一旁,靠近门边的那张沙发上正襟危坐着半侧身看向老书记。

老书记又看了两眼手里的书,随即细心用一张书签将书仔仔细细的放在了桌上,然后抬头看向了宋景学问道:“你,之前做过教师?”

宋景学闻言眼睛都瞪大了几分,他在没有恢复高考时,的确是在农村,为村里的孩子办过一个小学堂,说是老师,不过就是一个传统的教书先生一般,十几个孩子,今天因为农忙来三个,明天因为秋收来五个,零零散散的教了两年,不过这两年,也的确是让村中的孩子,学到了一些基础的识字算数。

宋景学紧张的捏着拳头,看着老书记那副瘦弱的身躯,他却觉得,比秦老那种猛虎般的气场还要令他生畏。

随后就听宋景学点头道:“老书记,算是做过吧。”

秦老扭头看了一眼宋景学,呵呵一笑道:“做过就是做过,什么叫算是呢。”

秦老也调查过宋景学,但是没有调查到这个底细,所以他先开口,也是在提醒宋景学,好好答话。

宋景学闻言便解释道:“当年在村子里,为村中以及附近几个村子的小孩子们,办过一个小课堂,说起来,无证经营的草台班子罢了,不值当一提的。”

老书记闻言却道:“教书解惑,对于那几个小孩子而言,你,就是他们的老师,这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反而,说明你对于教育的看重。”

宋景学也不知道老书记这究竟算不算夸赞,但还是虚心的笑了笑。

随即,老书记便将刚刚他放在桌上的书拿了起来,示意给宋景学看:“这本书,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宋景学仔细看了一下,随即便答道:“看过,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着的贞观政要,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们,在治政时遇到的问题记录。”

老书记看向宋景学点了点头:“那你今天,就把我和卫山同志,当做你的学生,为我们两个,讲一讲这本书。”

宋景学一听,顿时额头都渗出了细汗,这书,他还是十年前看过的,对其中的内容,所记无几了,他没想到,老书记竟然会用这书给自己考试。

老书记见到宋景学的状态,便呵呵一笑道:“我给你两分钟时间,你先备备课。”

说罢,老书记便看向秦老说道:“尝尝这茶。”

秦老闻言一笑,端起茶杯,可却担忧的又瞥了一眼宋景学。

在心里回忆琢磨了一番,宋景学便开口说道:“老书记,秦老,我准备好了。”

老书记哦?了一声,便认真的看向宋景学。

就听宋景学说道:“我记得,当年历史书中,对于贞观政要,最着名的一句话,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讲的就是要以民为本,那我就从这一段入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