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9章 洪武初年就玩这麽大?(1 / 2)

加入书签

那个谁曾经说过,有些事情,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千斤都打不住。

这一次彻查灵山卫,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不仅仅只是项飞他们参与拐带孩童。

事实上,项飞等人早在前两年就已经偷偷摸摸的抓了许多朱重八的同行,只是事情做的隐蔽,被抓的也尽是些无亲无故的乞丐,这才没有在上次黑煤窑案的时候被查。

只是这两年,项飞他们已经不再满足於偷偷摸摸的抓乞丐。

一是乞丐的数量就那麽多,二是各个州县都开始修路丶植树丶办工坊,那些无家无业的乞丐反倒成了香饽饽,以至於能抓的数量越来越少。

能抓的乞丐数量变少,意味着能卖的钱也越来越少。

因此,项飞等人乾脆盯上了役兵为奴的玩法。

敲黑板。

大明的卫所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边镇卫所,比如後来的朵颜三卫,这些是驻守边疆的卫所,主要负责的就是守卫边境。

第二种是沿海卫所,比如登州的威海卫丶成山卫丶靖海卫,这些卫所主要负责的就是守卫海疆。

第三种是内地卫所,这些卫所散布在内陆州县,担负着维护地方稳定丶调剂军备物资的职责,同时也是卫所屯田的主力。

第四种则是“在内卫所”,比如原本历史上就臭名昭着,如今更是顶风臭十里的锦衣卫。

灵山卫就属於第二种情况,主要职责是守卫海疆,并不是屯田的主力。

项飞等人需要捞钱。

所以,不是屯田主力的灵山卫,也开始了“自发”性质的囤田。

但是,军屯开垦出来的田地,存在产权方面的问题。

说白了吧,朱皇帝鼓励百姓开荒,谁开垦出来的荒地就可以归谁所有,地方官府要帮着办理田契。

而卫所开垦出来的荒地却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该归谁。

归卫所?

还是归开荒的军士?

恰恰就是因为产权不明晰,所以地主豪强们也盯上了军屯这块肥肉。

强占不行,那就买,买也不行的话,那就低价佃租嘛。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敢想敢干,想弄几亩地还不容易?

於是乎,你弄几亩,我弄几亩,大片的军屯田地就易了主。

如此一来,原本就不太愿意搞军屯的卫所士卒们就更加没有动力去搞屯垦。

然後,问题就再一次回到了原点。

项飞等人需要捞钱。

军士们不愿意屯垦,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开荒出来的田地可以卖,没有田地可以卖,就捞不着钱。

再然後,项飞等人就想到了克扣军饷丶隐匿卫籍丶侵吞屯田收益等玩法。

心黑一些的,更是直接逼着军士们去给那些地主豪强们做工——人是卫所在编的,军饷是朝廷发的,活是给地主豪强们乾的,地主豪强们再把远低於正常行情的工钱结算给卫所的那些指挥使丶千户之类的军官。

查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之後,哪怕是自诩见多识广的杨少峰也为之心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