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忠义之名,照耀古今(1 / 2)

加入书签

马邑。

于谨急匆匆走进了屋子,只见厍狄干丶侯景等人也在屋内,不觉得放慢了脚步。

「思敬,何事如此急切?」

李爽自从认识于谨以来,他总是保持着一番士人风范。

魏晋之风,清虚自守。

当年淝水之战战果传来之时,谢安正在与人下棋,看了一眼,便接着下了。下完之后,别人问他,他才轻巧的说了一句「小儿辈遂以破敌」。

当然,他后来高兴得连鞋子都忘穿了,自是后话。

总体来说,这种临大事不乱的气度,一向是于谨这样的士人所追求的。

不过此刻,于谨身上,却丝毫没有这种气质,仿佛天塌了一般。

他手上拿着一份洛阳传来的邸报文书,眼神慌乱,着急的向李爽徵询着。

「大都督这是要做什麽,他上陈的剿贼三策,哪里是要剿贼啊?」

李爽听了,却是反问着。

「陛下批了没?」

于谨压抑着声音,愤怒道:

「陛下年幼,或不知轻重厉害,满朝公卿,难道看不出这剿贼三策的危害麽,竟无人阻止!」

这就是批了啊!

李爽放下了心来,笑着道:

「思敬何需如此,既然是天子之旨意,我们照着做就行了!」

「这等误国误民之策,究竟是哪个奸臣提出来的!大都督一定是老糊涂了,怎会没有察觉到此獠的险恶用心?」

李爽听了,不觉得乾咳了几声。

看见李爽这幅模样,于谨察觉出了些猫腻,声音尖锐的上了几个台阶。

「难不成这剿贼三策是马邑守的手笔?」

李爽不言,屋中,厍狄干和侯景倒是先笑了出来!

「可这是为什麽啊?」

剿贼三策!

策一:恒州军粮短缺,故全境推行改牧为农之策,以实军需。

策二:敕勒部心怀异志,当迁于塞外,以防不测。

策三:征恒州部族之牲畜丶兵丁,以解朔州之围。

于谨在这北境待了这麽长的时间,相当了解这里的情况。恒州看似风平浪静,可内里却孕育着相当可怕的暗涌。

无论行军还是定策,都是宜静不宜动。

这第一策看似是良策,可要是能推行,还用等到现在麽?至于第二丶第三策,最终会如何执行,他想也知道。

这三策下去,不是在逼着这些胡人造反麽?

李爽却是不在意,拉着于谨的手,坐了下来。

「思敬莫急,你觉得这北境的胡人如何?」

于谨想了想,深受汉化影响的他想要弄个文雅点的词来形容他们,可却是想不出来。

最终,用最为朴实和简单的三个字总结道:

「蛮夷也!」

于谨说这话时,李爽身后的厍狄干和侯景非但不怒,反倒是点了点头。

「他们粗鲁丶嗜血丶无知,就是一滩烂泥,而我们则是鲜艳的花朵。」

于谨诧异的看向了李爽,却见他激昂道:

「可如果没有这堆烂泥,这支鲜艳的花朵就将枯萎丶凋谢,最终落入尘埃,变得和那些烂泥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