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三章 董小宛(1 / 2)

加入书签

第103章 董小宛

「子厚。」

钱谦益耐心规劝「做人要脚踏实地,要务实。」

「好高骛远,喜好大言,徒惹人笑矣~~~~」

开口就是几百万的生意,谁信?

「牧斋先生。」林道坦言「你觉得,料器(玻璃)是否值钱?」

「倒是价格不菲。」

钱谦益摇头「可却并非是什麽稀罕物。」

「濠镜的弗朗机人,运过来不少,有些还是带彩的。」

「若是想要便宜的,海商们从倭国那边,也有运过来发卖。」

「你若是卖料器,赚是能赚些,可想要做大却是甚难。」

明末的时候,虽然嘴上喊着禁海禁海的,可江南士绅们,一个个海贸生意做的飞起。

早在当年刘大夏,明面上一把火烧光了造船资料水纹资料航线海图等,暗地里这些宝贵的资料却是全都落入江南士绅之手开始,他们就接管了海贸生意。

不许朝廷做海贸生意,只能是他们自己做。

茶叶,丝绸,瓷器,大黄等等各种物资,贩卖出海,赚回来成船的银子。

面对庞大的入超,欧罗巴商人们也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鐧。

玻璃制品。

葡萄牙人,荷兰人乃至倭国人,都在拼命的向大明输入玻璃制品。

这玩意不能说遍地都是,可价值上绝对没有那麽夸张。

「牧斋先生,若是我发卖的是如同克复一般的料器镜子,你觉得如何?」

玻璃镜子已经发明出来了几十年,只是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并未大规模普及。

钱谦益对此不置可否「此物我家也有,等见了你的再说。」

单纯靠嘴巴说,他是不会相信的。

「牧斋先生~」鸨母绕过屏风,笑容满面的端来酒水「都这个时辰了,还请赏光用饭。」

「哈哈~~~」钱谦益笑言「倒是叨扰了。」

「牧斋先生赏光而来,是我等的福气。」鸨母说话很好听。

她招呼婢女们端来菜肴,跟着言语「我那女儿得知先生前来,特意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小菜。」

「哦?」

钱谦益也是颔首笑言「我那徒儿在此?」

鸨母趁机招呼「自从随先生与河东君同游黄山归来,她就心心念念的想要为先生弹上一曲,报答先生的恩情。」

「哈哈哈~~~」

钱谦益向着屏风再笑「小宛?」

屏风后,转出一容貌娟妍的少女,身穿月华裙,怀抱红色琵琶上前见礼。

「师傅~~~」

「你师娘一直叨叨。」钱谦益笑着招呼「说你许久未曾给她书信,等见着了你,必要好生说道一番。」

董小宛与柳如是,曾经暗地里竞争过钱谦益。

别看钱谦益年纪大了,还被扫出朝堂。

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东林领袖,曾经做过礼部右侍郎的高位,家中更是诗书簪缨之家。

有名望,有权势,有家财,有才华。

妥妥的豪门。

钱谦益在名技之中,很是吃香。

当初董小宛与柳如是,一起陪伴钱谦益游览黄山,就是暗地里的竞争关系。

最终,钱谦益选择了柳如是。

对于董小宛,则是以收徒的名义,照顾她的面子。

至于说董小宛不给柳如是写信.竞争失败者给胜利者写信,写啥?

难不成要写,你最近过的还~好~吗~~~

没撕破脸拽头发挠面皮就不错了。

简单寒暄了几句,钱谦益终于是为其介绍林道。

「林道,林子厚,做海外蕃市生意的。」

没展现出价值之前,介绍都是如此的随意。

董小宛扫了林道一眼,将手中琵琶递给侍女翠柳,向着林道行万福礼。

「奴家见过子厚公子。」

一直在旁观的林道,就是坐在那儿,颔首点头「有礼了。」

钱谦益不动声色,鸨母笑靥如花,董小宛更是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不过他们心中的想法却是出奇的一致。

『不懂礼数,不是狂傲之辈,就是第一次来的雏儿。』

菜肴送上桌子,董小宛亲自为林道与钱谦益斟酒。

陪着饮了三杯,她动身来到船窗旁的椅子坐下。

接过侍女递过来的琵琶,戴上指套,熟练的拨动琴弦。

一边弹着琵琶,一边清唱。

她唱的是昆曲。

毫无疑问,林道听不懂词。

他放下酒杯,望向钱谦益「牧斋先生,除了售卖舶来品的店面,我还打算开一家礼品回收店。」

端着酒杯听曲的钱谦益,微微皱眉「当铺?」

当铺,可不是谁都能开的。

「不是当铺。」

林道再度强调「是回收店。」

「只收高价值物品。珠宝首饰,名贵药材,香料黄金等物。」

「只收不当。」

他开回收店,是为了回收有价值的东西,可不收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的衣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