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新技能到手(1 / 2)
第160章 新技能到手
第二天。
王缺早早的就起了床,洗漱,出门,往玉京台而去。
萍姥姥果然已经在这里了。
看见王缺过来,伸手招了招:「过来坐。」
王缺自然是乖乖的过去,坐到茶摊边。
「你的这具分身,倒是不错,只是要注意,长久附魂,也会影响魂魄,需要调养才行。」
萍姥姥慢悠悠的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同时提醒道。
对于萍姥姥能看穿自己是分身,王缺并不意外。
他身上的附魂符和驱户符,对于仙人来说,根本瞒不住。
王缺点点头:「多谢姥姥提醒。」
萍姥姥笑了笑:「嗯,你注意就好,我们接着讲壶天之法。」
「好。」王缺认真点头,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壶中藏日月,芥子纳须弥。方寸演世界,一念转星移。」
「壶天术的核心奥义在于以阴阳为枢,五行作媒,在有限空间内开辟独立维度,或使本体与器物大小互易,契合『大无外,小无内」的混元至理。」
「初习此术,可缩物入壶,可纳三丈之物于方寸,此为壶里乾坤。」
「待到上境,开辟壶中天地,自成昼夜四季,此为壶天化境。」
「昨日我教了你制作之法,今日我教你壶天法的心法口诀。」
萍姥姥慈眉善目,细心的教导王缺。
王缺也是听的入神。
「一壶分两界,阴阳自转轮。
大则吞山岳,微如芥子尘。
壶盖掀星河,壶底镇昆仑。
莫问真与幻,壶天即本根。」
「这是壶天法的心法口诀,你需细细品悟。」
王缺牢牢记下口诀,不敢遗漏,又向萍姥姥提出诸多不理解的地方。
萍姥姥也不藏着掖着,给王缺一一解释。
一直从早上教到傍晚。
萍姥姥看了看天色,又道:「除了制作之法,心法口诀之外,想要用壶天法制作尘歌壶,还需要做一件事情。」
王缺一愣,旋即发问:「是什麽?」
萍姥姥笑着道:「获取器灵。」
不等王缺再开口,她便起身,伸手在身前的茶壶上轻轻一点:「随我入壶。」
看着细小的壶口,
王缺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是派蒙的「进不去,怎麽想都进不去。」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直接伸手往壶口触碰去。
一阵眩晕的感觉传来。
等王缺回过神来,他已经出现在一片缥缈仙境之中了。
而萍姥姥就在他的身边。
「老婆子已经许久没有进来过来,倒是上次那位旅者帮忙打扫了一下。」
萍姥姥笑盈盈的说道。
然后起身往前面走去:「来吧,器灵就在前方。」
王缺连忙跟上。
跨过一道道仙力构筑的虚空桥梁,两人来到尘歌壶仙境的最高处。
一只胖乎乎的「仙鸟』蹲在这里。
「咦,阿萍你居然来壶里了,你可是有好些时间没有来过了。」
胖乎乎的阿圆看见萍姥姥,露出很开心的神色。
萍姥姥也笑着道:「尘世迷人眼,倒是忘记多来和你聊聊天了。」
阿圆越来越胖乎乎的身子:「也没事啦,我在这里睡的很好,也不无聊。」
萍姥姥笑着点头,然后给王缺介绍道:「这位是销虹霁雨真君,你也可以叫他阿圆。」
王缺很礼貌,拱手一礼:「见过真君。」
阿圆晃了晃,好像在摇头:「无需多礼。」
说完,他又看向萍姥姥:「阿萍你这次过来,是想?」
萍姥姥点头:「王缺算是我弟子,他要学习壶天术,我想请你给一道分灵。」
阿圆恍然:「原来如此,没有问题。」
说着,他直接身子一晃,一道清光从他身上分割出来,投射在王缺面前,最后化作一颗宝珠。
「等你炼制尘歌壶的时候,将宝珠投入其中,便可以了。」阿圆有些虚弱的说道。
王缺露出一丝感激:「多谢真君。」
阿圆摇了摇:「不用谢,你是阿萍的弟子,就当是我给你的礼物了。」
王缺又是一礼,然后对萍姥姥投去感激的目光。
萍姥姥笑了笑,对阿圆道:「回头我找那几个老朋友,来你这里坐坐。」
阿圆顿时开心起来:「好啊,我都好久没有见过大家了。」
又聊了一会,萍姥姥才带着王缺告辞。
又是一阵眩晕,离开了尘歌壶。
出来后,王缺才有些迟疑的问道:「我刚才看那位真君似乎虚弱了不少?」
萍姥姥笑道:「无需担心,阿圆分灵投影无数,影响不到他的。」
「那就好。」王缺拍了拍胸口。
「嗯,壶天法也教的差不多了,壶灵也给你了,明天你就不用过来了。」萍姥姥摆摆手道。
「我还是想多陪陪姥姥的。」王缺笑着道。
萍姥姥伸手拍了拍他:「多行善事,把持本心便好,姥姥还没有老到不能照顾自己。」
王缺低头:「我听姥姥的。」
「嗯,去吧,别在这里打扰姥姥陪老朋友了。」
萍姥姥的目光又看向了不远处的大石头。
王缺又是一礼,然后才转身离开。
他离开后。
「如何?」帝君的声音在萍姥姥耳边浮现。
萍姥姥依旧看着石头:「是个好孩子。」
「他很贪财。」帝君道,「责任心也不重,甚至有些——怕事。」
「独善其身从来不是什麽错事。」
「贪财更不是什麽错事,你为摩拉裁定价值,他的贪财,不正是认可你的裁定吗?」
萍姥姥似乎并不认可帝君对王缺的评价:
「而且他最开始本对你满怀期望不是吗?既然你一开始不在意他,现在又想拉拢,自然要给出更多。」
「人心一旦有了成见,便如同大山。」
「若要移山,便需要持之以恒。」
帝君被反驳,也不恼,继续问:「你觉得要怎麽做?」
萍姥姥:「不需要刻意做什麽,他才来璃月不到一年,等他认识了更多的人,留下了更多的痕迹,归属感自然会产生,有了归属感,他自然会为了保护自己珍视的人或物而产生责任心。」
「只需要释放善意,便足够了。」
比起别人,萍姥姥更能感受到王缺对自己的感激和尊敬。
这份感激和尊敬,大概来自于自己赠予的《青萍杂记》。
她觉得,一个会因为传道授业而感激的人,不会是一个坏人。
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良药。
久久的沉默。
「那便如此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