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1 / 2)

加入书签

,裴家是高门贵地,那姑爷又是个身居高位的高官,侄女能有这样的婚约,她高兴还来不及,只是离得太远了,不知她在这里过得到底怎么样,每年过了秋收,家里不忙了,她便带着儿子到这里探望。

不过来了两回,一次都没见到姑爷的面儿,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今家里虽大不如以前,只靠祖传的五十亩祭田度日,但之前的见识不减,侄女屋里的东西怎样,日子过得好不好,她略看一看,还是忖度得出来的。

刘氏在圈椅上端庄地坐了,她的儿子苏千山有些坐不住,皱着眉头道:“娘,我想出去看一看。”

刘氏斥了他一句,让他好生坐下,叮嘱道:“你老实些,别乱跑,更不能与旁人打架生事,咱们是你堂姐的娘家人,别给她丢脸。”

刘氏进府的时候,苏云瑶正在桂香堂为老太太侍奉汤药。

老太太昨日贪凉,吃了两口冰镇的圆子,肠胃生痛,大夫开了药,刚熬好喝下,她闭眼歪在榻上歇着,嘴里一个劲地问:“安儿怎还

没回府?”

老太太一生病,就需得长孙和长孙媳在旁边寸步不离地守着。

大夫说了,她只是一时的毛病,不妨事的,裴秉安还没下值,苏云瑶便道:“祖母,夫君过会儿就回府了,他一回府,就会来探望您的。”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皱了皱眉头,闭嘴不说话了。

看她老人家此时比先前的症状好了些,苏云瑶打算去外间喝口茶歇会,还没起身,秋红快步走了过来,拉着她的手往院外走,道;“大奶奶,您娘家亲戚来了,在紫薇院等着呢,你快去。”

苏云瑶立刻便返回了紫薇院。

远远见了婶母和堂弟,她提着裙摆小跑过去,一下搂住了刘氏的肩膀,笑道:“婶子怎么才来,我想死你们了。”

刘氏喜极而泣,眼里的泪滚滚落了下来。

擦了擦眼泪,娘儿俩相对坐下,刘氏拉着侄女的手左看右看,笑道:“将军府养人,一年没见,个子更高了,人也更好看了。”

苏云瑶差点失笑,她都快二十了,要不是嫁给裴秉安那厮,而是寻了个温柔体贴的年轻郎君,说不定已生下孩子当娘了,婶子还夸她长高了。

只是一年没见堂弟苏千山,乍一见了,苏云瑶差点没认出来。

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人高马大的,搓着手局促地坐在那里,一年没跟堂姐见面,一时有不好意思,低头盯着脚下的青石金砖,道:“姐姐。”

刚与婶子说了几句话,青桔兴致冲冲地跑了进来,道:“小姐,婶子,姑爷来了!”

刘氏忙打住了话头,苏云瑶惊讶了几瞬,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转眼间,裴秉安已大步走了进来。

他刚下值回来,一身墨色官袍未换,气势不怒自威,神色难辨喜怒。

苏云瑶满眼疑惑地看着他走到近前。

不知他是来寻她有事,还是听说婶母来了,特来相见?

她定神想了想,后一种情况,属实不太可能。

成亲那一年,婶母和堂弟来京都探望她,那是娘家第一次来人,怎么也要见一回姑爷,她曾在他的静思院等了半天,他却没回来,而是差小厮青山告诉她,他要外出办差,没法回府见他们。

成亲第二年,婶母和堂弟再来,他倒是在府里,她抱着满心的希望去找他,娘家人千里迢迢来了,希望他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一见面,可他只是面无表情看了她一眼,说:“公务繁忙,无暇相见,请他们自便吧。”

这一次,婶母和堂弟要来的事,她连提都懒得跟他再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