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1 / 2)

加入书签

色锦袍,发束玉冠,一张脸白皙如玉,身形修长清隽,垂眸浅笑时露出一对虎牙,本就刚到及冠之年,年轻俊俏的模样让人过目难忘。

一个路过游玩的姑娘带着丫鬟驻足停下,忍不住频频侧目偷看着他,想等待机会上前搭讪几句。

谁料,眨眼间,一位亭亭玉立貌美异常的姑娘带着丫鬟走了过来,与他有说有笑地向前走去,两人一看就是分外熟悉的模样。

姑娘皱眉摸了摸自己的脸。

算了,人家天生一对璧人,自己只有自惭形秽的份儿,还是别想了。

姑娘叹了口气,带着丫鬟落寞地离去。

错身而过的瞬间,有所察觉,苏云瑶转眸看了一眼姑娘远去的方向,疑惑地拧起秀眉,忽地退后了几步,定睛看了看身边的人。

徐长霖今日这身打扮确实出众,她都没曾注意,怪不得方才那姑娘偷偷盯着他看了一会儿。

“徐神医,刚才好像有姑娘倾慕你的风采,你现在追上去,说不定会遇到一段好姻缘。”她压低声音,好心地提醒。

徐长霖不以为意,摇着扇子瞪了她一眼:“倾慕本神医的姑娘多了,难道我个个都要追上去吗?”

苏云瑶:“......”

算了,他的事,她才懒得多管。

“千山的事,你与婶子说好了?”漫步往前走着,徐长霖道。

苏云瑶微笑着点了点头,她想让堂弟留在京都进学,婶子有所不舍,也害怕给她添麻烦,但思及儿子的前程,最终还是应下了她的话。

“瑶儿,婶子不求他有多大长进,也不奢望他能有你们的祖父那般本事,只要他踏踏实实,不惹是生非,我就满意了,若过个三年五载,他学无所成,还让他回老家去。”刘氏曾对她道。

苏云瑶道:“婶子同意了,千山也没有异议。”

徐长霖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说:“那千山进学的学院,你可想好了?”

提到这个,苏云瑶有些发愁地叹了口气。

“还没想好,千山不爱读书,文举的路子是走不通的,他武艺尚可,我想让他参加来年的武举。”

当朝除了文举,还有武举,只是这些年来,形成了重文举而轻武举的风气。

文举每年所录人数多达上百人,京都除了国子监,还有不少书院供参加科举的学子就读,上至官宦世家,下至平民百姓,众多学子都想凭科举入仕,挣得前景广阔的官途。

而应试武举者,因朝廷下诏每年录取人数不过区区数人,所考核内容除了武艺还有程文策论,即便考中武举,也不过得授低品武官,是以参加武举的人数不多,而授学武艺与程文的学院,更是寥寥无几。

想到这个,苏云瑶便有些烦闷。

? 如?您?访?问?的?罓?址?発?佈?页?不?是???????????n????0???????.???????则?为??????????点

裴秉安严令禁止裴府女眷与其他官家女眷多有往来,以免有人趁机攀交行贿,是以她嫁到裴府三年,除了偶尔参加些高门女眷的宴席,根本没积攒什么人脉,所以给堂弟找学院的事,是当下一个难题。

看她蹙起秀眉叹气的模样,徐长霖刷地合上折扇,扬眉一笑。

“不就是给千山找武艺师傅么,这事包在我身上。”

徐家历代行医,在京都扎根多年,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曾任太医院院判,只是父亲曾经犯了事,到了他这一辈,便只开了家医馆。

他虽是个无权无势的大夫,认得的人却不少,帮堂弟找个授学的师傅,不是难事。

他一口应承下来,苏云瑶也不见外,他在苏家白吃白住了七八年,做这些,就当他报答苏家了。

两人说说笑笑往前走着,突然听见青桔大声道:“小姐,大少爷,我想买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