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是真的听不懂,还是故意装作没听懂呢?反正翻船了,英圭黎人一口咬定他们没听明白,这事就要怪到船舶司身上。”

估计船舶司也是拿不准主意,只要写折子来问皇帝,还把船主的诉求信夹在里面一并呈上来了。

九阿哥叹道:“船舶司的折子说明港口是要提醒过的,但是船主说没有,两边各执一词,语言又不通,这就叫人头疼了。”

“原本皇阿玛打算请英圭黎的传教士过来当翻译,但是金銮殿上出了假翻译的事,英圭黎还可能包庇自己人。”

苏澜是听明白了:“所以这次还是让我去当个临时翻译吗?”

九阿哥点头道:“总归还是自己人可信一点,英圭黎传教士也会在,不过还是以你的翻译为准。”

“你先旁听,看传教士的翻译有没问题,没有就不必开口。”

苏澜到底是福晋,没有人能用,临时去救急就算了,真当翻译来做实在大材小用了。

但是皇帝担心英圭黎传教士的翻译有误,索性让苏澜旁听,有什么事也能立刻指出来。

苏澜疑惑道:“我怎么听说皇上也会英圭黎语,还需要我去旁听吗?”

九阿哥解释道:“皇阿玛的英圭黎也是跟着传教士学的,只会简单的对话,牵扯到解决纷争这种复杂的事就不够用了。”

皇帝用英圭黎语日常对话还凑合,谈判的话就不行了,文书方面更是欠缺,只能勉强看懂。

传教士可能包庇英圭黎人,但是苏澜却不会,皇帝自然更信任她。

九阿哥还补充道:“船舶司已经派人带着英圭黎的船主上京来,估计这两天就要到了,先跟你说一声,心里也有准备。”

苏澜没什么好准备的,反正凡间的语言对她来说都是共通的。

九阿哥倒是临急抱佛脚,买了几本英圭黎语的书,关起门来跟着苏澜学一学。

他会一点基础的英圭黎语,如今跟着苏澜一整句话知道意思,再顺着背下来,好歹词是多认识了一些。

就跟九阿哥说的那样,苏澜没等两天,那个英圭黎船主就到京城来了。

其实这点小事压根用不到皇帝来出马评判,只是涉及外国人,没处理好很容易变成两国之间的矛盾。

苏澜对九阿哥说道:“我猜皇上是想用这件事,以后来制定海难救治的标准。”

毕竟人命关天,船只要是翻了,岸边的人要是没准备,不去救,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淹死了,实在不太人道。

要是准备妥当去救人,也怕对方钻空子,或者反过来咬一口。

救人是善事,却不能被坏人利用。

而且见死不救也会影响他们的形象,以后商船来往多了,这样的事只会不少。

索性这次出了事,正好用来当范本,定下规矩。

规矩有了,以后救人就有章程,谁有了坏心思也会收敛。

九阿哥眨眨眼,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就说这么点小事,皇阿玛居然亲自出马,竟然是因为这个吗?

九阿哥看着苏澜,顿时觉得皇阿玛说的话是对的。

苏澜如此聪慧,以后他有什么疑问解决不了的,就该先来问问她。

这天一早皇帝派人来请,苏澜就知道那位英圭黎的船主到了。

九阿哥陪着她过去,这次会面没在金銮殿内,而是在殿前的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