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4(1 / 2)

加入书签

事交给你来办十分妥当。”

十三阿哥一听也笑了起来:“多谢四哥,只是暂时弟弟还没接到差事,这事还是说得早了一点。”

几人的声音都压得很低,周围人都是没听见,只觉得三兄弟的感情挺好,在早朝等着进去的时候还嘀嘀咕咕说起话来。

八阿哥在外边犹豫了一会要不要靠近,想着几人可能有事情商议就没过去了。

等人进去大殿的时候,八阿哥才走了过来,在九阿哥身前站定。

早朝接连商议了几件事后,才有人提起这增加茶叶进口数量的事来。

大臣们依旧有反对有赞成的,开始还互相反驳,后来就吵成一锅粥。

九阿哥站在八阿哥身后偷偷打了个哈欠,心里琢磨着这些大臣会不会在金銮殿上打起来?

这些臣子年纪都不小了,却是一个比一个身子健壮,打人的时候还可能把手里的东西乱扔。

九阿哥担心自己会受池鱼之殃被砸中,于是偷偷往八阿哥身后又躲了躲。

在最上首的皇帝看见九阿哥的动作,立刻把人叫住问话:“小九来说说这茶叶之事。”

九阿哥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儿臣赞成增加茶叶出口的数量,各位大人也不必着急,如今这边茶叶的数量有限,可以从外边下手。”

他又提起缅甸适合种茶树,那边的茶树满山都是,只是没有规范打理,派个管事过去,管用当地人来好好照顾这些茶树,产量自然不会少。

采摘后在当地加工,再从缅甸的港口运送出去,那就不用抢了国内的茶叶份额,又能增加出口的数量。

九阿哥写过折子,心里有数,说得头头是道。

其他人不知道,还以为他现场发挥,听得一个个不住点头,只觉得九阿哥比起以前是越发出色了,而且毫不怯场。

这有条不紊的安排,显然九阿哥也是仔细琢磨过的。

想必在朝臣争吵的时候,九阿哥已经想出了解决的法子。

难怪皇帝今天叫九阿哥来上朝,原来是等在这里。

一众大臣这时候纷纷附和,只认为九阿哥的安排相当稳妥。

唯一的问题就是,当地人能照顾好茶树,能学会炒茶吗?

九阿哥听得就笑了:“这有何难,只要把山上的茶树编号,让当地人分别照顾一部分。谁照顾得越好,茶叶出产的数量和品质都最好,就有赏赐。”

有这么个胡萝卜吊在前面,就不怕当地人会偷懒了。

“有奖赏,自然也该有惩罚。要是茶树没照顾好,出产还不如往年,那就得罚,直接赶出茶园去。”

没能用心照顾茶树,让茶树枯死或者产量减低,自然不必留下。

都不必打杀,当地人生怕丢了这么好的活计,一个个只会比谁都要用心。

有奖赏来激励,也有惩罚在后边敲打,确实万无一失。

九阿哥继续补充道:“炒茶也一样,学得最好最快的人有奖赏。回头让他成为副手,跟着派去的炒茶师傅学艺,也能亲自教导其他人。”

这样有钱有面子的事,谁都乐意用心去做了,自然而然就能学会,甚至还能精通了。

大臣们想着九阿哥琢磨得如此周到,想必此事会交给他来办。

谁知道皇帝话锋一转,这差事居然交给十三阿哥和寿善来办,就叫他们大感意外了。

寿善在缅甸当地,确实更适合亲自调度。

十三阿哥在京城,算得上是辅助,帮寿善调派茶农和炒茶师傅,另外处理港口运送之事。

两人一起处置,内外联手,确实更为妥当。

寿善只需要处理当地的事,外边的事就交给十三阿哥来办,寿善就不必真的要把自己劈开两半来办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