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1 / 2)
“看你心情不错,寿善说了什么好消息吗?”
苏澜看了他一眼也笑了:“看来爷已经知道了?”
九阿哥点头道:“寿善给皇阿玛送了折子,估计跟送来给你的信笺是一起的。折子里提到矿工迷路挖到了一条铜矿么,寿善就过去看了,还提了建议。”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只能说,寿善在那边历练久了,倒是越发聪明会变通了。”
苏澜眨眨眼,怎么感觉九阿哥不像是在夸人呢!
九阿哥说完又补充一句:“嗯,像我,还十分会坑人了。”
当然坑的不是自己人,而是暹罗人了。
寿善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暹罗人狮子张大口,要他们买下暹罗那边的半条矿脉。
他觉得应该答应,然后把暹罗那边的铜矿围起来,算是买下那小片土地。
虽说是买了,却不打算出钱。
毕竟暹罗不是三年要上贡一次吗?
不如这样,下次上贡的时候少送点,就算是买下这铜矿的钱了?
这操作是真的骚,连皇帝看后都忍不住笑了。
但是不得不说,还真是个好办法。
暹罗人少上贡一点,他们这边不用再掏钱,不也皆大欢喜吗?
当然,欢喜的只有他们,暹罗人是一点都不会高兴。
暹罗人还以为能诈点银钱,多多益善更好,谁知道寿善居然打算一文钱不给,直接就把铜矿给圈了。
寿善还振振有词,少进贡点,不就算是给钱了吗?
毕竟他们掏钱的话,给的不就是暹罗进贡来的。
左手给右手,还要再给一次,多麻烦啊!
暹罗人无语,这能一样吗!
???坁?发???????í?f?ù???é?n????????⑤?????o??
他们每三年上京一回,去的人不多,能带去的贡品其实也不多。
暹罗进贡的礼物包括香料、美人,还曾送过两头大象和两头金丝猴。
但是进宫后,大清这边确实要回礼的,送的上等锦缎,好几十匹。
如此算下来,寿善感觉他们就是冤大头了。
别的藩国送的贡品就要实际得多了,比如琉球国,进贡就十分大方。
琉球国每两年进贡,送的硫磺一万斤,红铜三千斤,白刚锡一千斤。
这都是实打实的,不像暹罗那么敷衍。
如今大清这边都说减免一点贡品了,暹罗还不满意,真是反了天了。
暹罗这边也郁闷,说是减免,减多少都不合适。
毕竟他们是心知肚明,原本进的贡品就不多,再减那就不体面了。
但是不减吧,那铜矿不就白送了吗?
可是减吧,减多少才合适?
要减多了,大清会不会觉得他们不重视进贡,然后翻脸了?
暹罗就是想占便宜,没想过真跟他们闹翻。
毕竟大清再怎么不愿意大动干戈,皇帝真生气了,那也不是不能调兵遣将,把暹罗狠狠打一顿。
不说打了,还可能直接把国王换人做。
暹罗这边就发愁了,只好托关系想跟寿善见面,看看能不能给点建议。
或者让寿善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送点钱行不行,别减贡品了。
↑返回顶部↑